说着,熊槐皱了皱眉“只是,贤卿,在汉北先行此法,需要一个精通变法的大贤坐镇汉北才是!”
说到这,熊槐看着屈原道“贤卿离都数年,好不容易才再次返回郢都,岂能再次离去。而且,变法一事繁杂,朝中更需要贤卿主持大局。
故,不知贤卿以为,何人可在汉北主持大局?”
屈原对此早有准备,立即应道“大王,臣在襄阳之时,曾遇到一位大贤,臣见其博学多才,便拜其为师,向他日夜请教,所获良多。这数年来,襄阳城从无到有,先生全都参与其中,对垦荒招安之事,可谓十分精通。而臣离开襄阳之时,更是将襄阳大小之事全都托付于先生。
故,臣深感其贤,特向大王推荐。”
“哦!”熊槐一听,立即来了兴趣,连忙问道“不知贤卿的所说的大贤乃是何人?”
屈原拜道“大王,先生乃是齐国大贤接子。”
“齐国接子!”熊槐微微一愣,然后脑海中冒出一个人来“可是昔日齐国稷下学宫的稷下先生接子?”
“正是先生!”屈原点头应道。
“接子不是数年前离开稷下学宫后,便失踪了吗?接子什么时候到楚国来了。”熊槐奇怪问道。
对于接子其人,熊槐早就有所耳闻。
接子乃是之前在齐国推行奢靡之法的季子的好友,季子向齐王献奢靡之策,并得到齐王重要后,接子便失踪了。
不想,接子竟然不声不响的跑到楚国来了。
屈原应道“大王,当年接子离开齐国后,便前来楚国游历,臣在襄阳筑城不久,偶然在襄阳巧遇接子,臣与先生相谈甚欢,故而将先生留在襄阳,以致今日。”
熊槐了然,之前楚国朝中排外情绪很重,公孙衍这等天下闻名许久的国士,也被楚王闲置,充当幕僚,或许那时候屈原也曾打算举荐过接子,却被接子拒绝了吧。
至于现在的情况!
熊槐看着屈原问道“贤卿能否请接子前来郢都,寡人必在宫外相迎。”
屈原闻言,眼中的喜色一闪而逝,拜道“愿为大王效劳。”
“好!”熊槐喜道“告诉接子,寡人在郢都翘首以待矣!”
······
其后数日。
之前写信给子兰的县尹,陆续被押到郢都。
简单审问后,便被熊槐交付廷理处理。
结果,这些人轻则罢黜永不录用,重则赐死夺爵。
他们的血,再次让郢都群臣心中一凛,心中越发的对楚王恐惧起来。
与此同时,心中对屈原的愤恨也越加深了。
。